-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高中生物组: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引中华文明进国际高中生物课堂系列公开课
国际部高中生物教研组在教学日常中积极引入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近期,高中生物教研组四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视角,结合不同课程内容,在九至十二年级开设了四堂公开课,吸引了多位不同学科的老师前来观摩学习,彰显了“生物教学”与“中华文明”碰撞融合的无限可能性。
10月16日,王梦藜老师在甄陶楼录播教室开设了《细胞运输——被动运输》的10年级生物公开课。王老师以传统中国美食“腌菜”为话题,带领学生们动手操作进行了“腌黄瓜”的课堂微实验,从而引入高渗环境中植物细胞失水这一自然现象。并通过“喷香水”和“滴墨水”的真实情境以及抽象模型,引导学生们对物质跨膜运动的规律进行了思考。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王老师还根据现实生活设计了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和情境,从“腌菜“的咸与萎蔫,到“腌菜”的杀菌保存,到施肥造成“烧苗”,到“盐碱地”上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再到中国科学家团队培育耐盐碱“海水稻”,通过挖掘现实生活中和知识点切实相关的场景,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10月17日,张非凡老师面向12年级AP环境科学班学生开设了《中国的碳中和》主题公开课。课堂上张老师以环境科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结合国内相关政策和国情,引领学生们认识了什么是碳中和以及中国的碳中和进展及未来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首先带领学生们回顾了碳循环的基本知识。接着,张老师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基本原则出发,逐一介绍分析实现碳中和的方法,如核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等。接着,两位同学分别以不同企业为例,分享了他们眼中中国的碳中和。最后,同学们分别就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进行了碳中和的分析,从农业、公共交通、快递配送等不同行业出发,进行小组讨论。张老师巧妙地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融入了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中国情结。
10月26日,马妍博老师在甄陶楼录播教室开设了以《土壤和土壤保护》为主题的9年级生物公开课。马老师从“万物皆从土出”的观念入手,结合中国文字和实物展示对土壤结构进行了讲解,随后马老师利用精巧有趣的实验装置带领同学们对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护原理进行了模拟实验。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土壤类型多样,三组学生也基于课前自主阅读和调查的内容上台介绍讲解了中国三大地区西南、西北、东北片区的土地性质特点,以及土壤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办法,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治理土壤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因地制宜”的智慧。
10月27日,顾颖老师面向11年级IB生物班学生开设了《细胞分化与干细胞》主题公开课。顾老师首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细胞分化概念及过程进行了思考与讨论,并通过展示早期胚胎发育图,识别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对重点概念进行了讲解。随后,利用流程图与图表对比,顾老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调控细胞分化的外界环境因子信号的思考。基于课前发布的四篇国内外科学家研究干细胞调控机理的文献阅读,学生们在Blackboard数字平台上已完成了对三个深度问题的回答,课堂上,顾老师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了展示归纳与评价,同时,结合文献内容顾老师也指出中国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干细胞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对干细胞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科研伦理道德问题,学生也Blackboard平台上针对相关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课堂最后,顾老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干细胞是生物学的前沿研究热点,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揭示,顾老师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引导学生对相关基础概念和尖端研究进行了学习与讨论,在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仅夯实了对知识的理解,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加强,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亦得到了提高。
课后,听课老师也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高中生物教研组持续探索生动贴切的教学素材与形式,努力为优质国际教育注入新的灵感与力量。
(文:王梦藜、张非凡 图:胡文清、王梦藜 审稿: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