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虹口校区 |童心对话大师:虹口校区学生作品亮相黄永玉新作展
【导语】艺术基因的跨时空传承
当暮春的晨光漫过世博会博物馆的玻璃穹顶,黄永玉先生笔下的猴与孩童绘就的滑板鼠在展厅悄然相遇。4月15日,上海中学国际部虹口校区以200余幅稚趣画作亮相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黄永玉新作展开幕式现场,与艺术大师黄永玉的原作共展于同一空间。更有八名学生代表以清澈童声朗诵黄永玉先生诗歌,让文字韵律与视觉艺术在展厅共鸣。这场展览,不仅生动诠释了虹口校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更通过稚嫩笔触与沧桑墨痕的并置,完成了两代艺术创作者的跨时空对话。
【展陈篇】三大主题里的童心宇宙
学生们在临摹黄永玉先生经典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了对生活观察与未来畅想。从《罐斋杂记》的幽默动物到《今夜》的静谧诗意,孩子们以稚拙笔触重构黄永玉艺术符号,用充满童趣的视角编织出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对话,展现少儿美育从课堂生长至展厅的生命力。最终,200余件课堂习作在世博会博物馆化作三大主题展区:“动物王国”、“奇幻冒险”、“美好生活”,构筑起一座童心宇宙。
《罐斋杂记》中一句句俏皮的“动物短句”,是“动物王国”展区孩子们灵感的来源。孩子们在创作中以纯真、想象为笔,绘出各种有趣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
“奇幻冒险”展区中,学生精心裁剪黄永玉先生画作中鸿雁、猫头鹰等趣味小动物形象,凭想象融入自绘森林。每幅剪贴画都是独特微观世界,小动物似从艺术世界穿越而来。《奇幻森林》系列作品是学生学习、创新之作,让黄永玉先生笔下的小动物在新的创作语境中延续独特魅力。
黄永玉先生热爱自然,往质朴生活,擅从平凡中发现美好。在“美好生活”展区,学生们聚焦日常,用画笔勾勒美好瞬间,如与家人共度时光、和小伙伴野餐等,与先生作品态度一脉相承。其《今夜》图意甜美宁馨,学生《露营》系列亦静谧温馨。
【现场篇】开幕式上的艺术觉醒时刻
“春天来了,大树小树开始长芽……”虹口校区八位学生的清脆童声开启了上海世博博物馆黄永玉新作展开幕式。“除夕晚上,天空像座花园,开满七彩会响的花。”他们朗诵了《春》《烟花》,孩子们用最本真的声音,传递着诗歌中跨越时空的生命张力,让黄永玉先生笔下的诗意在童声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旁,几十余幅学生画作静静诉说着孩子们内心丰富的世界。色彩斑斓的笔触下,有奇幻的动物王国,有温暖的美好瞬间,每一幅画都像是一扇通往童真梦境的窗户,吸引着观众们纷纷驻足,沉浸在这纯粹的艺术氛围中。
开幕式现场,还有两位学生代表接受了少年日报小作家的采访。他们分享着此次与艺术大师“对话”的独特感受,言语间满是对艺术的热爱与向往。
【声音篇】两代艺术灵魂的碰撞
来自教育者、创作者与家长们的不同视角交织,谱就艺术传承与成长交织的动人旋律。
▲ 教育者说
本次与黄永玉艺术展的合作,如何体现上中国际部“以美育人”的特色课程理念?
这次合作是我们上中国际部虹口校区艺术课程的重要实践。美育是培养未来世界公民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认为,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技法,更要滋养心灵。这次与黄永玉艺术展的合作,正是我们“全人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沉浸式艺术体验,孩子们不仅学习到大师的创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感悟到黄老作品中那种“童真看世界”的生活态度,也是我们想提供给学生们的最珍贵的养分。
——虹口校区负责人朱丹主任
本次展览呈现的学生作品融合了黄永玉先生的艺术精髓,请问学校美术课程是如何通过“大师课程”模块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
在审美感知层面,课程引导学生赏析黄永玉作品。从色彩运用上,让学生感受艺术家大胆、鲜明色调营造的视觉冲击,提升对色彩美的敏锐度;从独特造型中,理解夸张、变形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增强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
在艺术表现方面,鼓励学生模仿黄永玉创作手法。如借鉴他在动物描绘中的生动笔触与拟人化表达,尝试在自己作品里赋予动物鲜活性格,用线条和形状传递情感,锻炼学生运用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创意的能力。
在“大师课程”启发下,学生突破常规、激发思维,在“动物王国”“奇幻冒险”“美好生活”等主题创作中,融入奇思妙想,展现独特视角,实现从欣赏到创造的跨越,全方位提升艺术核心素养。
——美术教研组长罗陵君老师
▲ 创作者心声
你画的小动物们非常的有趣,有在滑滑板、洗澡、照镜子等等,你是怎么想到这么有趣的画面呢?
我会从生活中找灵感,比如看到小朋友滑滑板就会想小动物滑滑板的样子。我也会联想小动物们的习性,比如有的动物爱干净洗澡的场景。再发挥想象,把这些有趣的动作组合起来,就有了这些作品啦!
——1-1班学生代表Max
你在画奇幻森林的时候,运用了艺术家黄永玉作品里的动物形象,你是怎么把它们融入到你的画面中呢?
艺术家黄永玉爷爷画笔下的动物形态非常生动,我也画了很多很多生动的小动物,又画了一些有魔法的树木、蘑菇,增加了一些奇幻色彩。
——2-2班学生代表Clemence
▲ 家长观察
作为家长,您如何看待这类与艺术大师对话的活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在陪伴孩子参与的过程中,最让您印象深刻的变化或收获是什么?
作为一名一年级学生家长,我认为孩子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是给他们上的最生动的美育课。作品参展与朗诵演出的双重实践,既是审美启蒙,更是自信力的锤炼——从“我的画被看见”到“我的声音被聆听”,艺术表达成为孩子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更惊喜的是,她开始用画笔记录日常,艺术不再是学科,而是她理解世界的另一种语言。
——1-2班家长代表Olivia妈妈
作为家长,我认为孩子与艺术大师的对话是一场关乎热爱、审美、传承的心灵成长之旅。近距离感受艺术大师的匠心精神和文化特质,将赋予孩子一双“慧眼”:使其能在观察中发现美、在思考中感受美、进而在创新中缔造美。艺术大师的感染力将潜移默化地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其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明白热爱和坚持的意义,这些都弥足珍贵。
陪伴Annie参与的过程中,最触动我的是她逐渐从“心中有话”到“手中有画”的蜕变,她尝试着用绘画记录筹备中的小故事,尽管稚嫩但充满童真,这让我看到艺术是如何唤醒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思考,也得以重新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彼此在筹备讨论中收获了更加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共同成长中构建了更加心灵相通的精神共鸣,这是快乐和幸福!
——2-1班家长代表Annie爸爸
【延伸篇】从展厅到课堂的美育实验
黄永玉先生艺术中的无拘无束与童趣幽默,与虹口校区一、二年级学生天马行空、纯真的内心世界高度契合。在我校美术课堂上,鼓励学生如黄永玉先生一般大胆想象、自由发挥、跳出常规,并重视日常观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引导学生用艺术表达积极情感。
此外,黄永玉先生的作品融合多元艺术形式,我校课程引入折纸、剪纸、拼贴、泥塑、版画、国画等多样表现形式,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创意潜能。
世博博物馆公共教育负责人在谈及“儿童艺术赋能计划”的未来合作方向时表示:“馆校合作基于双方对美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共同追求,期待通过联动将艺术展览转化为生动的课堂,为学生拓宽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她也同时提出,未来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模式深化合作:一方面组织馆内专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让文物故事走进课堂;另一方面邀请师生来馆研学实践,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历史文化,以多元形式推动美育创新发展。
【结语】春天里的艺术种子
孩子们以纯真视角、童真笔触,将黄永玉先生艺术中的童趣、想象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 “动物王国”“奇幻冒险”“美好生活” 等主题创作,他们在致敬大师的同时,实现了自我艺术表达的突破与成长。这些作品,犹如一颗颗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对美的追求。正如黄永玉先生在《春》中所言“生命应该浪费在美好事物上”,愿同学们始终保持这份对艺术的赤子之心,带着这份对艺术的热忱,继续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以艺术为纽带,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8日,期待大家继续走进这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魅力,让艺术之花在心中绚丽绽放。
文:康倪娜,吴双
图:朱懿琳,世博会博物馆
编辑:罗聪
审核:朱丹,沈晨荔,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