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浦西1-3年级:中国文化周——童子披冠书诗画,寻逐春风捉夏花

四月 29,2023

本周是小学段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周,浦西1-3年级的同学们在春夏之交,着各式衣冠,跨越千年,共同走近中国古代帝王、百姓和文人。

一年级:探秘帝王的生活

“当”的一声,“午门”开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推开了“午门”,涌进了“故宫”,开启了他们这一周的中国文化之旅。

云游故宫,必不能错过举世闻名的故宫建筑。周一,小朋友们通过故宫纪录片了解故宫建筑,并且完成相关知识问答。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小程序来云游故宫,亲眼游览故宫建筑。气势恢宏的金銮殿屹立太和殿广场上,朱红色大门,庄严肃穆;屋脊走兽,栩栩如生;雕梁画栋,朴素又不失高贵,心绪不禁随着那斑驳的石板路飘向遥远的古代。周二,小朋友通过“故宫人物知识竞赛”角逐“故宫周伯通”。小朋友们在周三“穿越回了古代”,身着古装,一起去窥探合体字的秘密,并且尝试为故宫的建筑来设计一个合体字作为装饰。周四,小朋友有机会过一把“配音瘾”。他们学着古人说话的样子,为剧中的人物配音。“小皇帝”正襟危坐的样子,“皇太后”谆谆教导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借此,大家了解到,作为皇子虽然荣华富贵,但是他们闻鸡起舞,勤学苦练,比现在的学生要辛苦万分。

当一幅幅故宫的图卷——群臣上朝的气派场景,宫廷设宴的热闹图景——徐徐展开在小朋友眼前时,他们不禁好奇:在故宫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他们的一天是什么样的?皇帝子女的学习生活是怎么样的?为此,老师们精挑细选,为小朋友选择了《你好,故宫·人物篇》和《你好·故宫》广播剧。皇帝、皇后、公主、皇子……依次“登场”,向小朋友生动讲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阅读书目后,阅读报告上呈现的答案更是十分有趣:“如果我能够穿越回古代,我想要当皇帝。这样我就能大展宏图,好好治理我的江山。” 通过活动,他们明白了无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

周五,你若来到一年级的走廊,就仿佛进入了故宫文创店。走廊上挂满了带有故宫元素的帆布袋。看这一个,嗬,好一个气宇轩昂的太和殿;看那一个,穿着华丽的公主在展示她的新裙子,小朋友们自豪地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文创作品。

一周的活动,精彩纷呈。在轻松的氛围中,小朋友们了解到了明清时期宫廷生活的相关知识,从而对故宫、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以及他们当下的生活更增添一些深挚的热爱和深入的思考。

二年级:走近百姓的生活

春生、夏盛、秋丰、冬藏,四季轮转之间,生生不息。二年级的同学们则在中国文化周中尽情体验四季的趣味,感悟古代百姓的智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生长之始,二年级的同学们在中国文化周的第一天,先跟着视频了解了春天的节气。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每个节气就像是可以预知未来的“天气瓶”,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每年到了这个节气,都会出现中国古代百姓记载过的天气现象:“立春之时,阳气上升,春光明媚,一年之始”、“时至惊蛰,春雷乍动”、“清明时节,雨水沓来”……天气的变化也为草木带来了生长的信号,二年级小朋友们走出教室,在校园里仔细寻找着春天的气息。孩子们轻轻拾起掉落的花瓣,放进透明纸页中,想要永远留住春天。他们轻轻捧着装满春天的“小瓶”,在美丽的校园中大声诵读着关于春天的诗句,这一刻的他们仿佛与几千年前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百姓一样,站在开满鲜花的土地上歌颂着春天的神奇。

春既过,夏便来。在课上,孩子们闻着荷叶清香,听着蛙声蝉鸣,看着梅子黄熟……视频里热烈滚烫的阳光也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兴奋地分享着每个节气不同的习俗,讨论着几千年前的这一天古人会做什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百姓在这一天又会做什么。节气轮转,大地也从五彩缤纷变成了金黄耀眼,秋,来了。

周三,二年级的同学们穿上了各个朝代的传统服饰,学着古代平民百姓的样子制作香囊。“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香囊佩在不同朝代的腰带上,一步一生香。

一年之尾,万物休养。经过了一周的学习,二年级的同学们在中国文化周的最后一天整理一周所学,创造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与诗与画相结合,完成了各自的“写画节气”作品展示。四季与诗向来相依相生,正如人与自然,共存共生。

三年级:体验文人的生活

品诗歌之意境,解诗歌之寄寓,画诗歌之缤纷,叙诗歌之传承,咏诗歌之韵律,三年级的同学们在本次中国文化周体验了文人墨客“品解画叙唱”的乐趣。

周一,班级诗词大会的开展使得教室里诗意浓浓。组字成诗,上句接下句,填空缺的字,根据图片、文字线索猜诗词等挑战对同学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小选手们个个对答如流,互不服输,现场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周二,同学们以飞花令的形式吟诵千古美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八个班级的同学们分别围绕数字、草、云、月、竹、燕、花、山的主题展开比赛,一句句诗词从他们的口中娓娓道来。在飞花令外,同学们还围绕该主题在古诗里所代表的意象进行讨论,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画云纹、竹纹、月相等。

周三,一把把象征风雅的题诗扇在一双双巧手中诞生了。同学们在代表着吉祥如意的扇子上题诗作画,绘写出了自己感悟到的诗意之美,或花色雅致,或童趣盎然。

周四,同学们从古代“穿越”回来,利用报纸、杂志、包装袋等各类材料,进行剪裁、拼贴,创作,把看似可以丢弃的废物拼贴在一起制作成现代儿童诗,让它们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

周五,小诗人们身着传统服饰一展歌喉,吟唱了许多华美诗篇,将悠悠中华情融入清脆悠扬的歌声里。

诗里品文化,诗外看世界,当孩子们在诗中赏尽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诗便不再是远方,而是日常。

在这短短一周里,浦西1-3年级的同学们云游了故宫,了解了古代帝王的生活;体验了四季变换,在田间原野体会古代百姓的智慧;也跨越时空,与李白杜甫席地而坐,月下畅谈诗歌。中国文化周变成了一座跨越古今的桥梁,让浦西1-3年级的小朋友们得以穿越千年,走近古代帝王、百姓和文人,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陈曦,陈茜,何艺欣

图:小学段老师们

审稿:杨溪玥,朱懿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