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 All Booked
 - Cyano
 - 观鸟社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简介
高中科技指导简介
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科技指导办公室在课程与学术挑战及活动方面为学生积极搭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创新中聚焦志趣,全面发展。
在课程方面,高中段的项目驱动式课程(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是开设于2017年的创新实践类课程。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学生所做的项目可以是复杂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或者是课题或小制作。PBL课程平均每学期开课数量达四十多门次。而课后不断涌现的STEM探索与创新实践成果,也同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术探究中来。
在学术挑战方面,科技指导向学生推荐诸多学术活动和创新项目。其中不乏一些重量级的国际STEM挑战,如国际学科奥赛,也有受教育部官方认可的活动,如丘成桐科学奖等等。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各大学术活动,证明了自己在科创方面的实力。他们从中增强了学科创新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大学申请添砖加瓦。
科技指导部门还承担了校内各重大科技活动,如科技节、学术讲座、活动宣讲、科技类社团等等。科技节以学校课程与社团展示、外请讲座等方式进行。我们会邀请一些业内顶尖专家来校作前沿科普性和探索性讲座。各类科技讲座融合了不少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到STEM活动和创新项目中。
上海中学国际部科技指导办公室与国际部高中各职能部门联动,致力于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希望在未来的科技平台上,看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STEM项目和学术活动中,再创佳绩!
高中科技指导团队:廖辉 陈琳 何天舟 张非凡 刘佳龙 朱雅婷




初小科创简介
让课程追随孩子的可能性
在这所学校,我们相信,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可能性”都应该被认真对待。创新教育不是预设一条标准路径,而是构建一个开放、丰富、充满选择的生态系统——让课程跟随学生的兴趣与成长节奏,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世界、解决问题、创造新知的能力。
系统支持,助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探索
  在明确学生成长阶段的基础上,学校围绕“科技创新教育”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与实践支持体系。
 7大领域课程: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物理、数学、创意艺术、语言与社会科学
 150+门创新课程,覆盖60个研究方向,并按4级水平分类
 32间专业实验室
 每年约100名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年均产出60余项成果项目
 丰富的科技活动与赛事:如专家讲座、科技参观、校内科技赛事与科技节活动等
 30余家专业合作机构:中科院系统、高校学院、科研单位等
 百余位专家参与课程共建与课题指导
 特色项目:“专家协同创课”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
 
 
课程的4级水平划分
科创课题:学有余力且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可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下开展个性化科创课题研究。
课后社团课:选拔制专题课程,学生在专门实验室进行一学期或一年的半开放型或开放型项目式学习。
短课题社团:中短期的半开放型或开放型项目式学习,时间灵活,覆盖人数广。
选修课:无门槛开放式课程,内容包括结果复现型实验、探究性实验、半开放项目式学习。
学生成长收获
 明确自我,激发内驱
 夯实科学素养
 激发创造与表达
 提升情绪韧性
 塑造积极品质
 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拓展跨学科视野
 建立未来自信与适应力







初小科技团队
第三排: 张宇飞,汤猛,于锡文,谢志,沈孝山,康亮,冯啸天,郭磊,姚昇华,左田雨,赵旋琪,郭陈冰
第二排: 刘畅,王风华,刘宇,俞书婷,唐佩瑶,施程成,段晓倩,马璐雯,潘莉雯,李秀华,陈璐,孟世悦,王若阳
第一排: 杨溪玥,黄玉佳,田丽姣,李舒浩,孙凡帆 ,于肖雅 ,徐菁,刘铭,杜佳妮,胡荣章,王琦伟,王靖怡,刘轶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