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浦西三年级:聆听科普讲座,探索迁徙奥秘
2023年4月4日,上海纽约大学的生物学实践教授于丹阳老师走进上中国际的校园,在小学段礼堂为三年级同学们进行知识科普,本次讲座主题正是同学们最近在英文课上学习的“迁徙”。
讲座以一个问题引入:迁徙的动物有哪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随后,于教授通过一些人类的日常活动,如取快递、上班、度假等,进一步明确了“迁徙”的定义。最奇妙的是,同学们最近学习了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其中的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里提到的河豚,作为一种洄游性鱼类,正是一种会在春天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产卵的动物!这个例子也让在座的同学们顿时豁然开朗,原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科学的奥秘。
在迁徙现象的背后,还有许多问题等待着大家去解开:为什么要迁徙?什么时候迁徙?迁徙去哪儿?怎么迁徙?挖掘原因往往需要深度的思考,于教授鼓励同学们换一个角度,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即将远行的幼年角马,面对着栖息地资源耗尽的现状,不得不随着家人进行迁移。整个路线长达数百公里,需要跨越错综复杂的地形,一路上面临着重重天敌,在飞扬的尘土间、在滚滚浊流中艰辛跋涉,一条条生命或迷路,或丧生。通过想象,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中的动物迁徙真是一场未知且惊险的生命历程啊!
反观自身,动物迁徙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跟随着于教授探究了世界上最大的迁徙——沙丁鱼的迁徙之旅,发现它可以为我们供应食物,促进旅游业发展,或者为特定人群创造工作机会。反过来,人类行为也在影响着动物的迁徙活动,如栖息地破坏、食物短缺、气候变暖等。鸟类放弃迁徙,在垃圾中摄取高污染食物而死去;水生动物在迁移途中与货船相撞而失去生命;小海龟在沙滩上出生,却因误食塑料而死亡……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触目惊心,让人讶然。于教授还介绍道,除了动物外,人类也会迁徙。2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从非洲大陆出发,足迹慢慢遍布五大洋六大洲。直至今日,人类的迁徙也仍未停止。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的提问再次将讲座推向了高潮,来自“小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恐龙在地球上迁徙过吗?动物迁徙如何准确到达目的地?人类为什么要从非洲大陆离开?人类如何跨海迁徙?人类迁徙时怎么交流?于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同学们带着满满的笔记尽兴而归。
在本次讲座中,于丹阳教授用直观的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地球上最伟大的生命历程——动物迁徙。仔细观察,大胆猜想,缜密思考,联系自身,同学们的科学意识和辩证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放远目光,维护生态,爱护地球,带着全球化视野去思考问题,也是同学们在此次讲座中学到的重要一课。
文:何艺欣
图:李思颖
审稿:杨溪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