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七年级YD课: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
上周的 YD课上,心理老师给七年级的学生们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
老师的讲座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说起。这个故事描述了两个学生:Felex和Grace,在数学上遇到了相同的难题。Felex因为之前在数学班里面一直成绩不错,遇到这种突发的困难有点不知所措,于是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固定思维方式”。Grace的解决方式和Felex有所不同,她用的是“成长思维方式”,她所思考的并不是“我这次做的不好”,而是“我下一次怎么做得更好呢?”最终,Grace学会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而Felix却得到了并不那么理想的结果。
那么,什么是固定思维,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呢?学生们可能属于其中一种,或者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固定思维”多指那些不太可能或不愿意改善自己处境的人,他们固定在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上,并且看不到改善的必要性。而“成长思维”则是一种认知,即相信总有成长的空间,无论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他们都可以改善自己。
讲完这个故事后,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互动。老师举了几个例子,教大家如何把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区分开来。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老师也给学生们发了几张问卷来测试他们的思维方式类型。结果令人很意外:每一个学生都对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最终,问卷都被老师收集起来,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们把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做一个比较,看看自己收获了哪些成长。
YD课的最后,一段令人深思的视频迅速地捕获了当场所有观众的目光,并巧妙地诉说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好的一件事情。观看完视频后,我们的学生们都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今后要如何成为一个拥有成长思维的人,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文:Arden 7 (10)
指导老师:徐琛
图:七年级老师
审稿:杨溪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