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俊采星驰正年少:九、十年级新一届星级社团展示
上海中学国际部丰富多彩的社团,为学生们提供了收获友谊、聚焦志趣、陶冶情操的平台。5月底,有15个社团在九、十年级星级社团大众投票中胜出,进入第二轮的答辩与评选。六月初,经过激烈而紧张的线上答辩,新一届星级社团新鲜出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睹星级社团代表的风采。
SciAcademy Club
日常生活里的科学家
SciAcademy是一个致力于向公众科普知识、用科学帮助他人的社团。从2017年成立至今,SciAcademy的影响力横跨初中部与高中部,有近百名成员。SciAcademy常常从科学的角度钻研各种日常生活中的有趣问题,比如“马为什么一天只需要睡三个小时?”、“为什么吃辣椒会感觉热?”等等。
五一假期,SciAcademy发布了很多新的视频与文章,比如视频《舌苔到底是什么?》、《太空里有什么生物?》,科普文《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等。为了让大家在网课期间也能了解有趣的科学知识,这学期SciAcademy与小学初中段的科技周活动合作,为同学们带来了线上科普讲座,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话题激发了热烈讨论。未来,SciAcademy将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传播对科学的热爱,探究如何用科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更多人带来快乐和帮助!
Mock Trial Club
上中“模法”之旅
模拟法庭,简称模法,顾名思义是一项带有魔法的活动,通过魔法让高中生们锻炼公共说理的能力、体验不同的人格和职业。每一场模法比赛都会围绕一个独立的案件展开、还原真实的法庭场景,选手则扮演案件证人或者律师。社团在每周二下午都会举行社团活动,讨论法庭的证据规则以及比赛技巧,并在每学期期末举办ESC(End-of-Semester)比赛。
模法是什么?——是奇装异服、鼻涕眼泪、不眠之夜、抓马表演、文件上愤恨的圈划,背了无数条法律的抓狂、不停修改稿子的头秃。但当然也少不了个人的成长,团队的陪伴,以及胜利时的喜悦。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模法虐我们千百遍,我们却仍然热情不减。
MCG Philharmonics
词穷之处,惟乐声绕梁!
特殊时期,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不减,MCG爱乐乐团定期举办线上社团活动,按照特定的节奏和韵律来练习、录制乐团合奏和独奏作品。社员们克服线上合练的有限条件,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社团活动形式,更是不间断地在BiliBili、网易云播客和陆续周更的微信视频号上发布大量线上录制的音乐作品。MCG成员用自己的演奏与歌声,用悦耳而舒缓的音乐旋律,帮助听众们缓解了压力。在五月下旬和六月上旬,MCG爱乐乐团举办了六场线上巡回音乐会,包括一场面向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的慈善音乐会,以及为养老院的长者、上海盲童学校的同学、残障人士和身处抗疫前线的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表演,为抗疫尽绵薄之力。词穷之处,惟乐声绕梁!
The Electronics Club
用电子跨越山海
由九年级同学创办的电子社旨在探索电子的奥秘、传播电子知识。在科技节社团展示中,电子社举办了一场有趣的电子知识问答。课余时间,社员们利用自己的电子相关知识来维修旧电脑,并把焕然一新的电脑捐赠给上海市民办联营小学,让更多学生有机会用电脑学习新知。
一年来,社团发布了许多科普文章,接收到了国际空间站的无线电信号,搭建了许多电子设备——比如粒子探测器,还与各国无线电爱好者及来自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都取得了联系、保持着交流。
Art to Zine
艺术的无限可能
Art to Zine是一个致力于让热爱艺术的成员们挥发天分、将美妙想法付诸于实践的社团。在一年两期、每期厚达百页的社团杂志里,你将会看到中英文作家、插画师、设计师甚至是作曲家乃至摇滚吉他手的风采。每周更新的公众号,定期发布关于校园艺术家的推送、原创文学作品以及杂志动态。Art to Zine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跨越艺术的边界,把文字、艺术与音乐三位一体融合。2月,Art to Zine在学校的艺术中心展览区域,举办了第一场由学生自主组织的艺术展。Art to Zine希望能拓宽艺术的边界与可能性,不断创造出美与奇迹;Art to Zine是一个仅为艺术家与创造性而存在的空间,从艺术家中来,到艺术家中去。
(文:10(9)程天葭、10(2)于子涵、12(4) 鲁馨辰、9(7)唐浩天、10(3)廖倬霈、9(8)胡栩锋 图:9、10年级社团 指导教师:施美均 顾悦文 审稿: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