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十一年级:Junior Project成果展示
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学生,从九年级开始每学年都会完成一个跨学科的大型项目课程,而Junior Project就是这个面向十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大项目。之所以说这是个“大”项目,主要体现在主题宏大、综合度高、时间长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十一年级的每一位同学,都需要充分运用他们在各科学习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根据指导性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在这一年时间里探索他们的答案,最终在学年末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每个小组的思考。
这一届十一年级Junior Project的主题是: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在上海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多维度,既有宏观亦有微观的深度探索。这样同学们的课内所学将不再停留在书面知识,而是使用跨学科(至少六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参与到我们所在的城市生活中去!
该项目从去年九月开始启动,同学们自行组成6-8人的小组,分工合作,中间按月分阶段分解任务;每一组都有一位督导老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并按月跟进项目进度,持续整个学年。同学们在初期调研后,确定自己的研究学科,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来探索可行的研究方向,去思考什么是生活质量、如何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如何评估生活质量的改善。更进一步,同学们会探讨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是否意味着对另一些人反而是一种生活质量的降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每一个小组来一一解答。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思考正是进行Junior Project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年又一年Junior Project能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原因。因为Junior Project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辨和学术潜力,促进了同学们关爱身边的人和社区,让同学们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经过这一年的研究,十一年级的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Junior Project,有些小组还给出了完整的产品设计。这是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完成的一个和自己息息相关的长期项目,在挫折和经验的积累下,同学们既深感挑战,又充满跃跃欲试的期待!
(文:11(1)Winnie Xiong 图:十一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王梦镭 审稿: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