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在校园走近冰球运动
2021年10月11日至14日,上海中学国际部迎来了年一度一年一度的体育周,今年国际部高中段的主题是“展望2022:欢乐运动!欢乐嘉年华!”。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今年的体育周也融入了冬奥元素。 在前期我们隆重介绍了高中的短道速滑小将和花样滑冰的高手们,他们在体育周活动中积极参与冰上运动的展示,和小学段的同学进行了欢快的互动,展现了冰上运动的风采,同时参加互动活动的还有高中的冰球选手,他们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在打冰球的同龄人中,我算是晚起步的孩子。起初喜欢上这个运动,就是沉醉于它的速度,和瞬时之间的力量。我从12岁开始学冰球,先后遇到了许多优秀的教练和自我瓶颈。我认为,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是学习以及参与冰球这一运动的一部分精髓所在。我曾有幸在2018年被选中进入上海市冰球队预备队训练。现在仍在SHC上海成人联赛定期打比赛。在2021-2022冬季赛季我在第十顺位被选中(队伍十五人)。我认为学习冰球这一运动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素质,它更多地会锻炼人的胆识。在进攻中,知道自己的速度一定会被防守的后卫摁在板墙上时,如何做到受到最小冲击,提前喂球,并随时准备好再次组织进攻?这些问题在球场上都只有毫秒的时间去思考。若是没有面对撞击的觉悟和胆量,止步于蓝线外,一场组织好的进攻可能就因为你一个人而越位。若是没有一次次训练养成的肌肉记忆,一个球员就无法在瞬息之间同时观看场地、防守队员分布、和准备好变向或是吸引防守。冰球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即使在学业繁忙的当下,也能给予我慰藉。
—林同学
我从六岁在加拿大开始打冰球。我七岁来到上海之后加入了上海雷鸟冰球俱乐部。那时候,上海的冰球资源相对而言比较稀缺,所以为了打球就需要早起训练,去冰场的路程也很长。后来,我通过许多的训练成功被俱乐部的精英队录取,和雷鸟参加了亚洲各地的比赛。在2018年,我加入了上海青年冰球队。在此期间,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运会集训。我也曾和国际北星队一起打亚洲冰球联赛,其中更是连续两年赢得了在菲律宾的比赛。我也参加了上中国际的冰球活动,担任了副队长。比赛之外,我还在少年比赛里参与裁判工作,参加过相关裁判课程。现在,我已在上海成人联赛里打了有三个年头。看到冰球在我们学校里的发展,我非常开心。我衷心希望更多人能认识或体验冰球的魅力。
—王同学
我从六岁开始练习花样滑冰,从八年级转而打冰球。我接连加入了上海青少年冰球女队和学校校队。与优美的冰上芭蕾不同,冰球的速度、控球技巧和团队合作更让我着迷。由于疫情和后来进入繁忙的大学申请季,我不得不暂停冰球,但希望进入大学后可以加入当地女子冰球队继续我最喜爱的冰球运动。
—王同学
我今年十六岁了,打球的小伙伴们都叫我开心。如果你想用三个词形容我,那就是友好,乐观,活力满满。比起很多人来说,我开始打冰球有点晚,只有五年多。一般来说,许多冰球守门员都曾经司职其他位置,最后再转成守门员的,但这并不是我的例子,我以守门员的身份开始和探索冰球。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看着许多小伙伴加入与离开这项运动。现在作为上海市队的成员,我结识了许多教练和朋友。虽然学业和社团活动让打球时间变少了,我依然参加并享受着这项运动。
—张同学
体育周已经过去,但冰上运动在校园内带给大家的乐趣和惊喜才刚开始,愿更多的同学们在北京冬奥会临近之际,走近冰上运动,享受冰上乐趣。
(文:左乾 视频:吕欢 审稿: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