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初中段:环科科创——小科学家的“双碳”行动

九月 26,2021

今年暑假,“双碳”成为了小科学家们口中的热门词汇。首届上海青少年“碳”究环保创意项目征集活动自7月正式启动,历时两个多月,于近日在上海气象博物馆举行了最终评审。在此次比赛中,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学生Adeline、Elizabeth、Maya于初中阶段完成的三个成果课题从1100余份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晋级到了终评,并斩获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和一个入围奖的优异成绩。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在2030实现“碳达峰“与2060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双碳“目标工作,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倡导,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联合多家单位,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开展了此次比赛。

上中国际部初中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发展环境科学的教学工作,学段以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科学创新能力为目的,同时展开环境科学选修课程以及环境类科创课题。学生们除了平时在课程中与学校环境相结合进行学习,完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低碳生活、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环境相关知识,同时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走进各大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参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工作。

10年级的Adeline同学可以称得上是位优秀的小科学家,在初中段科技指导老师李舒浩的指导下,从2019年便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她的探究从7年级开始,跨越两年半的周期,升入高中后仍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继续着自己的科研学习。对于这几年的科创之旅,她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是在7年级时开始科创项目的学习,当时在机缘巧合下就选了新型除藻剂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在我的第一个课题中,我学到了许多基础的,技术性的操作,从调配溶液和藻水,测量各种参数,到GraphPad做数据分析,如何写论文展现成果等等。当时为了调查文献以及磨论文常常学到深夜,和导师的交流从一开始的纠结到后来的坦然。8年级时我开始了第二个研究课题,这一次我发现自己获得了更多的科学思考能力与逻辑。在撰写背景时,我会思考如何循序渐进,从基本的背景知识引导到我们这个课题的意义。我发现,研究一个课题并不只是单纯地设计一个实验来解答一个问题,应该是要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去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因为疫情缘故,这个课题是我和我的队友在家里自己进行的,没有了实验室可以控制变量的能力,我们必须格外小心,重复许多次来确认数据是有显著性的。所以在这两年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与”藻“相关的各种化学、生物、统计学知识,我的科学思维与素养、学习和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我也自此爱上了科学。“

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科知识的获取到独立自主的思考,这也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再次庆祝我校同学在此次比赛获得优秀成绩!

(文:10-7 Adeline,李舒浩 图:李舒浩,10-7 Adeline,11-1 Maya 审稿:黄诗媛,Brie Pol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