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八年级:“Culture Moments”活动记录 南昌路上的文化传承
上海是一座复古又摩登的城市,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上海始终是有温度的。如何用青年力量推动文化传承,是八年级“Culture Moments”服务性学习小组不断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话题之一。
在温暖的秋日中,在树影斑驳的梧桐树下,在饱经沧桑的南昌路上,让我们与海派文化来一场难忘的邂逅吧。由锦旅研学发起,瑞金二路街道、素人志愿者及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社会服务志愿者共同打造的首期“阿拉朋友圈-偶遇”公益系列活动在瑞金街道南昌路成功举行。来自八年级“阿拉朋友圈”学习服务社的六位同学以讲解员的身份加入,为活动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在中英双语间熟练游走的他们真挚地展现了“喜欢上海的理由”,并以 “全球公民”的视角,向活动的参与者们阐述中西文化的交融魅力。国际部初中学段主任沈天圆老师和八年级组长、服务社指导老师沈莹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也还吸引了看看新闻,央广网,上海外语频道等多家沪上知名媒体进行全程报道。
一条不足两公里的南昌路,写满了饱经岁月的历史故事,许多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都在此留下了足迹。本次活动旨在发掘蕴含在上海老城区的海派文化,寻找中西文化融合的轨迹。“阿拉朋友圈”社团和土生土长在这里的素人向导一起,用中英双语向参与的市民大朋友、小朋友们讲述了泰戈尔、徐志摩、林风眠等文化名人的故事,领略了一见图书馆、涂鸦墙、科学会堂、石库门弄堂及人文会客厅的风采,偶遇了“转角遇见音乐”,品尝了社区超级网红的鲜肉月饼。
同学们的精彩介绍收获了参与民众阵阵的掌声,虽然当天天气炎热,同学们一路下来汗流浃背,但大家无不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感到欣慰。
“‘阿拉朋友圈’作为一个系列活动,首期收获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说明我们的活动是深入人心的”,上海锦江旅游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中扬说道:“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呼吁更多的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感知我们生活的环境,来开阔自己的视野。”
服务性学习课程是上海中学国际部初小阶段的一门重要品德品格课程。课程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调研将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与现实社会的需要相结合。通过思考解决方案,落地行动与反思,不断改进和提升,把关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理解应用相转化,让有效的学习在真实的环境中发生,进而为社会现实问题提供智慧与力量,不断培养自身,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公民。
(文:Sunny 8(2), Robin 8(4),Katie 8(12), Gavin 8(1),Daniel 8(11) 指导老师:马欣宇 图:上海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