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浦西校区四五年级:和谐校园,友善先行——善意行动挑战周
“请你与朋友分享一件快乐的事情”、”记录下你想感谢的五件事”、“尝试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说‘你好’和‘谢谢’”、“给你的家人一个拥抱”……这是一份与平常的作业有些不同的“任务清单”,它没有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学识去解题,而是希望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完成其中一件件细小而温暖的善举。
本周在国际部初小段浦西校区四、五年级发起了一场“友善校园挑战周”的活动,上述这些“任务”便来自于学生将要在这一周挑战的友善清单。这份清单一共包含50件友善任务,内容包括学生向父母、同伴、老师以及其他人传递自己的善意。
为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和完成所设置的50件小善举,挑战周的每一天都设置了不同主题的活动。周一是问候日,学生需要挑战:向他/她今天遇到的5位老师和10名同学表达简单的问候,例如微笑、挥手、说一声“早上好”等。这些问候虽然细小而日常,但它们却是表达善意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之一。周二是分享日,学生们挑战的任务是在午间阅读时间向同伴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个故事。周三的挑战是请学生们为他们生活中的“英雄”写一张感谢卡。“英雄”可以是他们的父母、老师,亦或是其他在他们的生活中提供过帮助的人们。通过书写一张感谢卡,学生向“英雄”们传递了自己的心意。周四是关怀日,结合本周个人成长课的主题,四年级学生主要在课程中学习如何关怀他人,预防校园欺凌;五年级学生则通过了解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来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周五是友善校园挑战周的最后一天,学生们通过回顾这一周的感受,记录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善举,思考践行友善对自己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除了“友善任务清单”和每天不同的主题活动,各个班级教室里还放置了一个爱心留言信箱和一张爱心接龙卡。每天学生们都可以将自己对他人的感谢,或是对同伴的欣赏和祝福写在爱心留言便条上并放入信箱中。在第二天的晨会课上,老师将打开信箱并把这些爱心留言送达给相应的学生。爱心接龙卡则是一个在同学之间进行的善意传递活动。拿到卡片的学生将为Ta的同伴做一件好事,并在卡片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后将卡片传递给这位同伴,同伴将接力继续为身边的人做一件好事,让爱接力和循环。
每天早上收到的爱心留言,以及接龙卡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同学的名字鼓励着学生们积极表达善意、敢于也更愿意去完成更多的挑战。
学校的一些社团也在“友善挑战周”开展了相应的主题活动。例如,在周三的岩画社团,学生们围绕“友善”这一主题进行作画与书写,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友善的理解和对友善行为的呼吁。
“友善校园挑战”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友善的行为却不止于这一周。相信学生们在这些友善任务的挑战过程中,不仅收获到了来自伙伴们的善意,更能体会到给予他人关心和爱心的意义。在绿柳吐芽、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希望一颗友善的种子会随着他们的成长逐渐发芽。
(文:孙凡帆,吴垠,刘蕾 图: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