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高中生物组:生物周讲座 --“麻醉学”
现代手术离不开必须。麻醉发明前的手术是怎样的呢?麻醉师的工作只是注射麻药吗?麻醉是如何产生作用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尽在生物周讲座“麻醉学”。6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顾希垚医生为国际部师生讲述了麻醉的知识和趣闻。
麻醉被发明之前外科手术令病人痛不欲生。人们通过敲晕,烈酒和放血导致的意识丧失来减轻手术中的疼痛。这些方法不仅很危险而且作用也十分有限,手术室中病人的惨叫此起彼伏。麻醉剂的发明和发展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除了镇痛,麻醉剂还可以令肌肉松弛,防止过度自主反射,从而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麻醉可分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麻醉师的工作绝不仅仅是让病人吸入或者注射麻醉剂。例如,当病人发生危险时,是麻醉师实施抢救,而不是大家通常所认为的外科医生。此外,麻醉师还担任重症监护等多种不可或缺的工作。麻醉还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做全身麻醉的病人看起来好像睡着了一样。麻醉和睡眠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例如,麻醉复苏时和睡眠时活跃的脑区类似。然而,睡眠易被外界刺激,如声音等、打断,而深度麻醉不会被类似的刺激唤醒。麻醉剂通过抑制脑区之间的信号交流发挥作用。那么麻醉是否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智商呢?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智商与意识息息相关,而意识的生物学基础现在并未被完全理解。讲座的最后,顾医生为大家介绍了麻醉学研究方向和仁济医院麻醉科概况。
顾医生的讲座既专业又易懂,讲座中大量有趣的例子让同学们忍俊不禁。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脑洞大开的问题,例如,“麻醉时会做梦吗?会说梦话吗?”。也有同学关心麻醉的安全性,例如,“麻醉会上瘾吗?”。还有同学对麻醉药物感兴趣:“丙泊酚有镇痛作用吗?“。有一位同学甚至已经开始担心麻醉后未完全复苏的阶段会泄露心中的小秘密:“如何阻止自己麻醉后讲话?”。对于这些问题,顾医生都一一耐心解答。这次讲座让大家认识到了麻醉的重要性,学到了麻醉的专业知识,并激发了大家对相关领域的兴趣。
(文:周成博 图:周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