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国际部七、八年级:老师们的“魔法盒”

十二月 13,2018

12月10日,国际部七、八年级学段的staff meeting上,近50位中外教师济济一堂,一起分享自己的Classroom Management的“魔法宝贝”。

Classroom Management很能显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刘婧雯老师以“冰人”之称在历届学生中闻名,控班以高效著称。似乎只要她一个眼神,学生就知道“课堂规矩不可犯”。郑雯寅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营造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的妙招。她的课堂能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最佳状态,大家也学得不亦乐乎。

外教们虽风格迥异,充满趣味却不缺场。首先,Ben 老师展示了他的Magic Bell,这个魔法铃铛似乎颇合七、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他还准备了写有每个学生名字的卡片,因为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相同的机会在课堂上发言。而Andy老师的分享也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每一学年的第一节课,他都会和学生说:Time is Learning,他希望所有的学生上课都不要迟到。他的课堂设计元素还包含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Video”和“奖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师们打开自己专属的“魔法盒”,让大家可以相互了解各自的奥妙。本学期初中段引入Grade Teacher体系,把所有中外教任课老师汇集在学校日常运转的架构之中,这让学校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Staff meeting也就成了中外教师又一个深度融合交流的机会。

本学期以来,七、八年级的中外教师在每周的Staff Meeting上,已经围绕着一系列主题进行了讨论与分享。

如何一起上CAS课?Mr Sonnefeldt 为大家分享了《Six Approaches of Co-teaching》;如何更高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沈莹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网盘的使用。

布置和批改作业有何妙招?来自爱尔兰的Mr. Key为大家展示了他批改作业时的关键(Key)步骤。金凌老师主张跟学生建立“契约精神”,外教Ben老师则说,他在田子坊买了个红印章,专门用于学生的作业批改。光是想着学生看着自己的英文作业上敲着红色的刻有“龙”纹的章的表情,就觉得趣味盎然了。

台上展示的老师们纷纷打开了自己的魔法盒,台下观看的老师们也看得意犹未尽,纷纷手动点赞,并跃跃欲试。

另外,Grade teachers还为孩子们开设了不少课后社团,包括模拟联合国社团,Lacrosse俱乐部(棍网球),游戏俱乐部等十余个全新的课后社团,为校园社团锦上添花。

教师们的“魔法盒”既是老师们个人魅力的展现,也都无一例外地包含了对学生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中外教智慧的汇聚又因各自文化、教育背景的差异,使得这些“魔法盒”更具多样性,开出了“万花筒”。相信,跨越国别的团队力量,不仅能使中外教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会更好地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融合与发展。

(文:陈凡 图:倪敏学 指导老师:倪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