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初中汉语组|当经典遇见未来:寒假创新实践全记录 ——三重奏:阅读深耕·媒介赋能·素养生长

三月 14,2025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同学们在中文学科的学习中,体验了一场现代媒介与经典作品的奇妙邂逅。中文组老师们为六至八年级中文母语班的同学们设计了创意纷呈,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同学们在书香中感悟文化底蕴,在创作中展现语文风采,在多元媒介的运用中探索表达的新可能。

  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个年级寒假作业的精彩世界,感受这融合经典、创意与科技力量的独特学习魅力吧!



一、阅读深耕:六年级通关者解锁《西游记》创意研读之旅

  六年级的同学们在寒假里与《西游记》来了一场深度对话。同学们先完成《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的阅读,然后制作一份独特的“西游通关手册”。这份手册的要求由中文组老师们精心设定,并非简单的读书笔记,而需要同学们发挥创意,将阅读感悟与游戏元素相结合。有的同学设计了“西游人物卡”,为每位角色绘制了精美的画像并配以个性介绍;有的同学制作了“西游地图”,将取经路上的重要地点一一标注,并根据小说故事情节附上“旅行见闻”;有的同学结合文本知识,设置了问答题目,在出题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小说文本知识,又运用了自己的创意性思维。

  中文组老师们在班级里展示了寒假作业中的优秀作品,有的班级还根据同学们所设计的题目,将展开西游知识问答大赛。优秀作品在年级中进行了展示,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体现了同学们对于经典名著独具匠心的理解和妙趣横生的创意。



二、媒介赋能:七年级"小编"玩转跨媒体叙事实验场

  七年级中文母语班的同学们则化身公众号“小编”,使用秀米,剪映等工具,制作一篇可结合文本,图片,视频,甚至直播等各种媒介形式的“预览推文”。中文组老师们为同学们设计了十个可选择的主题,涵盖探访文学大师的精神家园,多元建筑中的历史回响,诗歌阅读与创作,家门口微调查,开箱与探店系列,看戏观影记录,海外的春节与乡愁,老外眼中的文化冲突,2024校园“新梗”盘点等等。同学们可以从中任选,制作1-2篇微信公众号“预览推文”。

  在课堂上,中文组老师们在班级里以小组互读,互评的形式,让同学们沉浸式浏览其他组的推文,并引导同学们思考,什么是评价一篇好推文的标准?推文实践与常规中文写作有什么区别?寒假推文写作,你做得好的地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分别是什么?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回顾。



  此次推文制作的寒假作业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文字表达相结合,并借助新媒介与电子化资源,创新了表达方式。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推文,展现了同学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媒介运用学习能力。

三.素养成长:八年级策划师自主设计中文实践项目

  八年级母语班的同学们,在寒假作业中则挑战了课题设计作业——“未来策划师”。他们需要在进行学生群体调研与相关资料搜索归纳的前提下,结合个人兴趣与文学素养,策划一份完整的中文主题实践方案。

  在海报或者策划书中,学生需围绕中文学习方向,自主设计包含七大模块的方案:从阐明设计灵感(需关联文学或影视作品)、开展社会调研(至少10人参与的数据收集),到规划子任务、制定时间线,再到预估实施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案需兼顾文学性、逻辑性与实践性。

  中文组老师们在班上请学生们阐释了自己的方案创意,最终给予的反馈评价不仅关注内容深度,还重视策划书的结构完整性与创意表达。此次创新尝试旨在打破单向知识传授模式,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理解学习的本质——锤炼信息整合能力,培养项目管理思维,直面真实挑战,“从做中学”,中文教育自然融入解决问题的实践脉络。



  形式各异的寒假作业,都体现了对于学生阅读兴趣、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视与培养。从六年级“西游通关手册”,到七年级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再到八年级的“未来策划师课题设计”作业,我们看到同学们在阅读经典、感悟文化、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相信这些充满创意的寒假作业,不仅让同学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好的阅读和表达基础。

  中文组将继续探索更加多元、开放、创新的作业形式,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语文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张心怡   图:中文老师们   审核: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