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高中物理组:对话万物,解密宇宙
3月18日下午,国际部高中物理组于中兴楼报告厅,举办了以 “More physics, more than physics” 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此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徐臻成老师主持。活动现场,李乐军老师、于海峰老师、王嫣老师,以及特邀嘉宾——上海交通大学的宋明智教授汇聚一堂,围绕各自喜爱的书籍,畅所欲言,分享阅读感悟,为在场师生精心打造了一场突破学科边界的思想盛宴。
科幻的硬核浪漫
李乐军老师以科幻小说《火星救援》为切入点,现场变身 “火星生存科学课” 的导师。她从主角改造居住舱、计算轨道参数等精彩情节入手,深入剖析影片中的科学逻辑,将材料力学、轨道动力学以及牛顿三定律等知识巧妙融入其中。当讲到主角用薄膜隔绝火星风暴时,李老师风趣地指出:“现实中的火星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的 1%,所谓的飓风威力其实近乎微风。” 这一分享让正在学习力学的 9、10 年级同学深受启发,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本在试卷上略显枯燥的物理公式,竟能成为探索宇宙的浪漫密码,为他们开启了科学探索的全新视角。
物理叩问苍穹
于海峰老师以《物理学与载人航天深度融合》为题,深度解读了 “神舟”“天宫” 系列背后的科学支撑。通过微重力实验、太空辐射防护等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流体力学与热传导原理对保障航天员生存的关键作用。于老师还系统梳理了多学科协同创新的奥秘:电磁学搭建起深空信息网络,无线供能技术助力月球车全时域作业,抗干扰系统确保亿万公里通信链路稳定;原子物理推动微观技术革新,北斗导航依靠原子钟万亿分之一秒级精度实现厘米定位,纳米合金使space-X星舰减重 30% 并突破材料极限。展望未来,量子技术的迭代和核聚变引擎的突破,或将重塑人类探索深空的边界。
经典中医的物理镜像
王嫣老师带来的《经典中医启蒙》阅读分享令人耳目一新。身为理科生的王老师,讲述了自己从对中医存在偏见,到因偶然机会结缘中医,并惊喜发现中医理念与量子物理存在奇妙共通之处的经历。她巧用 “收纳” 作类比,形象展现了现代科学与经典中医之间的对话鸿沟;借助 “弦理论” 和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将中医体系中那些貌似“不可见”的玄学理念转化为同学们易于理解的知识,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一位学生会后兴奋地表示:“王嫣老师的分享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一窥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之一隅,让我感受到,其中一定蕴含着宇宙的秘密和人生的真相。”
大自然的物理哲学
在热烈的掌声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宋明智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压轴登场,带领同学们探索神奇的 “生物超能力”。宋教授依据《仿生学导论》,揭秘了生物在漫长演化过程中蕴含的物理最优解。讲座中,宋教授列举了众多前沿案例,如 “荷叶的超疏水表面为防污涂层技术提供了灵感,章鱼腕足独特的柔性运动模式推动着机器人设计的变革”,这些生动实例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纷纷感慨 “仿佛解锁了自然界隐藏的说明书”。大家深刻认识到,物理并非只是书本上的枯燥公式,更是一把开启生命智慧之门的钥匙。
正如主持人徐臻成老师所言:“当物理与万物对话,每一粒尘埃都可能闪耀宇宙的奥秘。” 这场读书分享会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王嫣 图:王嫣 审稿: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