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共话生活与社会—两部高中学生首次午餐交流座谈会举办
四月 3,2025
3月31日中午,本部与国际部高中段的同学们齐聚一堂,以轻松愉快的午餐会形式,围绕“We, Life”与“We, Society”两大主题展开座谈,畅谈交流。
座谈会以每位同学的自我介绍破冰,通过分享生活方式与兴趣爱好,激发出同学们思维的火花,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在“We, Life”的讨论中,同学们围绕“如果一个星期多出一天,你会用这个“星期八”来做什么?”这一话题,分享各自的生活视角。有人倾向于利用额外时间发展个人兴趣,有人强调通过休息调节生活节奏的重要性,还有人选择继续聚焦于学业上的深入探索。在不同答案的交织中,同学们既发现差异,也找到共鸣,不约而同感叹:“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在“We, Society”的讨论中,同学们围绕BBC文章提出的“年轻人是否仍需基础实习或体力劳动?”这一话题,展开了关于青年劳动价值的热议。有同学分享学校“劳动体验周”的收获,认为“亲手劳作让人理解职业无分贵贱”“体会劳动者艰辛后更能懂得尊重”。还有同学指出,“小企业实习或体力劳动是了解社会分工的窗口,能培养责任感”,并进一步补充:“在全球化时代,基层经验反而有助于打破精英泡沫,建立真实的人际共情。”同学们一致认同,无论未来职业规划如何,“在迈入社会前体验生活的艰辛”都至关重要,基础性劳动既是心智锻炼,也是对社会更充分理解的有效途径。
本次座谈会以开放式讨论激发了多元化视角,架起两部同学交流的桥梁。活动点缀了温馨美好的午间时光,在尾声之际,大家互赠礼品,两部间的情谊进一步强化,并相约未来创造更多交流机会。学校也将持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助力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时代青年。
(文/图:国际部高中事务中心,戴宜辰(实习) 审稿: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