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记初小学段PD Day活动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4月18日,初小学段各教研组百花齐放,以“课堂提升、开放日公开课打磨、学生能力素养培养”为核心主题,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此次PD Day活动不仅展现了各学科组的教研风采,更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交流平台,助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初中汉语组:聚焦思维成长
初中汉语组围绕“如何在课堂上看见学生的IL思维能力成长”展开深入研讨。陈凡老师回顾了本学期贯穿“创意表达、阅读深耕、媒介素养、亲身体验”四大核心而开展的“我在图书馆搞创作”“上巳节文化实践”“为你写诗”等活动。刘冬老师以“户外实验课”为例,探讨如何将中文学习融入校园文化实践;Kate老师则分享了跨学科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的策略。上师大教育学院的陈静静老师作为嘉宾以“基于学生学习证据的课堂变革”为题,提出通过“关键事件”观察法,精准捕捉学生学习困境,实现师生“双向奔赴”,最终达成教学相长。
小学汉语组:精研开放日课程
小学汉语组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本学期开放日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打磨。教师们结合CME和IL框架,优化教学设计,力求在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小学汉语教学的创新成果。跨校区协作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一致性,也促进了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通。
初中数学组:多元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组以“展示课分享+评课研讨”的形式展开活动。周胜元老师采用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试验、归纳、优化策略推导数学规律;吴文意老师凭借严谨的课程逻辑,设计探究性活动深化概念理解;段晓倩老师则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实践”培养数学探究能力。评课环节中,教师们围绕课例展开热烈讨论,既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又对教学方法进行延伸探讨。
小学数学组:精准分析学情
小学数学组聚焦期中考试分析与课例研讨,评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策略。教师们还结合思维导图、生活化应用题等工具,提升学生的审题与分析能力。
初小科学组:完善教学策略
初小科学组老师们从命题设计、教学重难点到后续策略调整,对命题和评估进行优化。随后,又与高中组教师就实验教学、学科活动及科创课题等方面,就课程的连贯性、学科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开展了研讨。
小学综合组:梳理课程大纲
小学综合组以“课程大纲梳理与教学实践分享”为主题,系统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反馈,并参考新版教材完善教学内容。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分享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等创新实践,为未来课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史地组:优化课堂设计
史地组老师围绕俞书婷老师的公开课《人口变化模型》从课程导入、活动设计、时间分配等方面提出探讨,并对如何利用DeepSeek和Python生成图表,展现AI工具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进行了研讨。
初中物理组:评价优化教学
初中物理组以“精准诊断,优化教学”为主题,基于期中考试数据,老师们提出了涵盖作业设计、实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21条改进建议,更好地培养和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次PD Day活动扎实有效凝聚了团队智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协作默契。跨学科交流不仅优化了教学策略,更推动了教研互促的良性循环,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们将继续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共同书写教育新篇章。
文:初小各教研组,初小教师中心
图:初小各教研组
编辑|审核:初小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