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Art-to-zine
- Bananaheads
- Electronics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MCG Philharmonics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龙吟九霄游紫禁,节气千年韵古今|虹口校区中国文化周
当故宫的脊兽凝望岁月流转,节气的长河漫过四季原野,虹口校区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周如期而至。一年级学子探秘紫禁城千年瑰宝,二年级孩童漫溯二十四节气长河,共同谱写文化传承的童真篇章。
一年级:龙吟九霄游紫禁
一年级的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龙吟九霄游紫禁”文化探索之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深入感受故宫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云游紫禁,初探瑰宝
周一,孩子们通过线上视频开启了一场“云游故宫”的奇妙之旅。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们了解了故宫的“午门”、“太和殿”、“乾清宫”等建筑,同时也了解了那些深藏在宫殿中的奇珍异宝。观赏结束后,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故宫珍宝,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视角。
巧解合体,妙绘吉言
周二,孩子们走进神奇有趣的合体字世界——“好字吉言”。老师们从故宫整体建筑的外形说起,巧妙地引出学生日常学习的合体字,通过熟悉的合体字“日月明,田力男”,进而过渡到了四字吉言合体字,如“招财进宝、春和景明”等。随后,学生们化身小小设计师,将四字吉言通过笔画共用的方式组合成创意合体字。有的将“开门见喜”巧妙融合,有的创作出“吉祥如意”的合体字,还有的别出心裁,把“上中国际”组合成创意合体字Logo。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一幅幅创意无限的优秀作品。
聚焦脊兽,妙笔绘形
周三,孩子们的目光聚焦于故宫屋脊上的祥瑞脊兽。通过生动的视频和讲解,大家认识了骑凤仙人、狻猊、獬豸等神兽的传说与象征意义。随后,学生们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脊兽,为其涂上鲜艳的色彩,并写下选择理由,在绘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群英豪杰,穿越古今
周四的校园仿佛穿越时空,孩子们身着明清服饰,化身历史人物。有的扮演威严的皇帝、潇洒的皇子,有的成为英勇的将军、神秘的锦衣卫,还有的扮演美丽的公主、优雅的宫廷乐师,甚至还有簪花进士、神机妙算的道士等角色。课堂上,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装扮,并写下对角色的理解,在趣味互动中与历史人物展开跨时空对话。
我知故宫,总结回顾
周五,孩子们迎来了“我知故宫”趣味知识问答活动。大家都自信满满,积极抢答故宫建筑、人物等相关问题。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对这一周的中国文化周活动进行了总结回顾,并认真完成了读书报告,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周的收获与感悟,为文化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龙吟九霄游紫禁”文化周活动,不仅让一年级的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故宫的壮丽与深厚底蕴,更在寓教于乐中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二年级:节气千年韵古今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二年级的孩子们在本周化作时光旅人,穿梭于二十四节气编织的经纬之间。他们以诗心丈量二十四节气,用巧手复刻农耕文明的时光密码,让千年文脉在童真眼眸中焕发新生。
听歌赏影,识节知气
周一清晨,《二十四节气歌》的童声吟唱在教室流淌。孩子们跟着轻快的旋律拍手学唱,在《节气农谚歌》中听懂了”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的农耕智慧。动画片里蹦跳的节气小人儿,带着大家认识了立春咬春饼、谷雨采新茶的时令习俗,为文化周拉开序幕。孩子们还在这一天的美术课上亲手绘制了节气书签,节气的景象于他们的丹青妙笔间徐徐绘就,宛如一幅幅灵动的诗笺。
巧手制囊,香韵随行
周二的中文课上,淡淡的草木清香在教室里悄然弥漫。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香囊驱蚊防病、提神醒脑的传统功效,还认识了艾叶、菖蒲等中草药的独特药性。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将艾叶、菖蒲细细装入纱袋,手指翻飞间,一个个饱满的香囊便在掌心成型。下课后,有的将香囊挂在书包上,有的佩戴在衣襟,效仿古人佩香习俗,让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延续。
绘写节气,声情并茂
周三的课堂俨然成了“节气博览会”。孩子们举着亲手绘制的海报依次登台展示:有的孩子手绘出“立夏饭”,有的孩子画出了秋分“水始涸”的自然景象,有的孩子描绘了“冬至”和家人一起吃饺子的画面,还有描摹秋分稻田的孩子背诵起了”稻花香里说丰年”。每个孩子根据自己所学的节气知识,向大家分享起了这个节气最有趣的事物和特点。当所有海报首尾相连铺展成卷,二十四节气的物候特征、农事活动与人文意趣在三十余米长卷上徐徐铺陈,顿时成了一副流光溢彩的四季长卷。
服韵唐宋,诗咏春秋
周四的走廊仿佛时空隧道,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化身成了唐宋小诗人。孩子们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朗诵起了节气诗词。“天街小雨润如酥”到“早有蜻蜓立上头”,从“凄凄寒露零”到”“独钓寒江雪”,孩子们在诗词韵律中感受古人对四季的诗意表达。
博闻竞答,智趣飞扬
周五的二十四节气闯关赛激起了大家的热情。孩子们争相抢答节气谜题——“惊蛰雷动惊百虫”的物候玄机、“立夏斗蛋争头彩”的民俗趣谈,彩色印章在闯关卡上层层叠印。最终,十余位“节气小达人”脱颖而出,获得象征智慧的文化勋章。
温故知新,思行有得
中国文化周临近尾声,孩子们回顾了一周的收获:他们认真记录下新学到的知识、描绘下最难忘的活动、对自己的一周表现作出了评价,还留下了对来年中国文化周的期许。有的孩子写道:“最喜欢做香囊的活动,正好最近蚊虫多了,我正好可以挂在书桌旁驱蚊”,有的孩子了解到了很多不同节气的习俗,写道“明年处暑想和妈妈一起放一盏河灯”;有的被节气的奥秘深深吸引:“我知道了夏至和冬至分别是日照时间最长和最短的一天,真的好神奇!”墨迹未干的字句间,悄然生长着文化传承的嫩芽。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的语言,是祖先的智慧,更是文化的密码。通过本次文化周,孩子们在歌声中聆听时节,在手工中触摸传统,在诗词中品味经典,在竞答中启迪智慧,让节气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虹口校区中国文化周圆满落幕
本次文化周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一年级学子探秘紫禁城建筑瑰宝与人文故事,二年级孩童漫溯二十四节气物候密码与农耕文明,师生共同完成了一场寓教于行的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小使者。
文:杨卿伽、康倪娜
图:朱懿琳、吴诗佳、吴双
视频:吴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