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 All Booked
- Cyano
- 观鸟社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百六华章 赓续笃行:SHS建校160周年 国际部校友及学生寄语(五)

01王凯文

在上中的九年里,老师的耐心与同学的热情陪着我走过青春,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敢梦敢创的青年。
如今,我在杜克大学学习IT,依然难忘在母校担任PA杂志学生主编、参加计算机竞赛等诸多丰富的活动经历。
祝福母校160周年,再谱新章,桃李芬芳!
02卢嘉华

转眼间,上中已走过160年。
在上海中学国际部的日子,是我最自由也最多彩的青春。我在音乐教室里练习单簧管的旋律,也在操场上奔跑、打羽毛球。课堂之外的时光让我慢慢认识自己,找到热爱的节奏。这里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鼓励每个人去探索、去表达的舞台。
感谢母校给予的包容与启发,那些与朋友们一起成长的瞬间,至今仍历历在目。
祝愿上中继续培养自由、真诚又有梦想的年轻人,160年只是开始。
03陈乐一

回想起在上中的七年时光,我不禁百感交集。从一心向学的书呆子,到能在全方面大展身手的青年——这七年带给我的变化无以伦比。
六年级初入校园时,我曾为自己学业的优异沾沾自喜。但当我看到同学们在辩论、艺术、运动等领域的风采时,才顿悟自己的局限:学业远非中学生活的全部。
母校,谢谢你为我打开了这扇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从只知埋头苦读,到在科研中潜心钻研,在社团中探究兴趣,在志愿服务中体会温暖,我真正理解了何为“全面成长”。
成绩单上的进步清晰可见,而从单一到多元的蜕变,才是上中赠予我最宝贵的礼物。
如今,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我,已经开始在香港的医院里见习。我将带着母校教会我的严谨、拼搏和创新精神,继续探索未来!
04熊依辰

在上中六年,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段悄然生长的深厚友情。我与一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友一同入学,几乎每天中午都一起吃饭——我们一同走过了整整六年。时光流转,共度的长日在记忆深处却愈发清晰。
我最怀念的,是校园的景致。十一月的窗外映满明黄秋叶,阳光洒进屋内,我们穿行其间。寻找一间安静的空教室,在流淌的暖阳中我们一起吃午饭、说些琐事。年年春日,体育课后,我们偷偷溜向小山坡的草地,草尖轻拂耳廓,脚下是树荫,头顶还是树荫。一整个春天,我们都躺在那片长满青草的斜坡上,读书、聊天,幻想未来。
这些藏在银杏叶脉里、青草气息中的午后,是上中留给我最珍贵的礼物。于此遇见挚友,于此洞悉自我,我的少年时代便留给这些细碎而温柔的瞬间。
05陈琳仪

作为从一年级就进入了上中的老同学,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所学校承载了我全部的青春。
在这里,得到了提升的不仅仅是我的学识素养,更是我对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母校为我建立的扎实理科基础使我在各类竞赛中找到了自信,也能够在夏校项目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思维见解。我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赏析不同世纪的作家用尽数年打磨出的文学精品,沉浸体会被悠久历史塑造的人类思维。
在上中,令我最为难忘的是我在这里结交的朋友。朋友可以是玩伴,亦可以是学习搭子、饭搭子、乃至近似亲人的知心好友。学生时期的友谊似乎是永恒的:即便发生了争执,又或是冲动犯了错,兜兜转转,我们总是会相互和解,再次在课间结伴跑去罗森搜刮零食。
人们总说一个人的成就源自于自我的决心。这句话的理念固然没错,但我想说,一个优质的环境也是塑造自我的重要因素。感谢母校对我过去10年的栽培,也祝母校160周年建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