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学业信息
-
艺术
-
运动
-
校园生活
校刊展示
家校联合
社团风采
- 龙吟社
- Live 2 Drama
- 合唱团
- 小学部舞蹈团
- 小学部男子街舞团
- 阿卡贝拉社团
- 管乐团
- 流行舞社团
- 生物研究小组
- 有山社
- 女子古典舞社团
- 弦乐团
- VEX机器人俱乐部
- 小学京剧社团
- 棒球俱乐部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未来问题解决社团
- 美国学术五项俱乐部
- OM社团
- AMC美国数学竞赛社团
- 世界学者杯社团
- 乐然和睦
- SHSID Gazette
- 微笑社
- Cultural Moments
- SciAcademy
- 理工狗联盟
- 华语辩论社
- IAA
- 模拟法庭
- 争鸣社
- Furry Friends
- GT-Racing
- Village Radio
- 手语社团
- IMMC国际数学建模社团
- 创意设计与智造
- 未来城市研究项目
- ECOCAP
- 医耀社
- 软式曲棍球社
- 漫音社
- Wings Up
- 暖星舍
- All Booked
- Cyano
- 观鸟社
健康服务
校园安全
餐饮服务
-
学段管理
-
招生
-
校友
-
文档
浦西&浦东校区G4-5|筑安全根基,育成长力量——“安全月”主题德育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紧扣其学习与生活实际,上海中学国际部四五年级开展了安全主题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知识普及与情景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安全知识,有效掌握基础的自我防护与急救技能。同时,依托家校联动,将安全教育延伸至家庭,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年级
在为期一个月的安全主题课程中,四年级同学系统学习了安全知识,并通过应急演练、情景模拟将知识付诸实践。他们还化身“校园安全设计师”,为学校的安全标语出谋划策。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收获满满。

解锁安全密码,牢记常识规则
校园安全意识的培养,始终渗透在学校日常教育的点滴之中。对于浦西四年级同学而言,西楼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因此,在安全主题课程首周,老师们结合清晰的楼层分布图,详细讲解了各楼层的关键位置,为同学们描绘出一幅“安全地图”。此外,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将日常作息、通行路线等重要事项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心中有数,从容应对新学期的变化。

筑牢新环境安全基础后,老师们又围绕教室、走廊、食堂、乘车等校园生活核心场景,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安全必修课”。课程融入互动提问与小组讨论,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深度参与,将安全规则从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深刻理解和主动担当。

安全演练场景化,危急时刻不慌张
紧接着,四年级开展了消防疏散演习。正式演习前,同学们熟悉了各自教室的疏散路线,老师们也强调了疏散注意事项。整个演习过程安全有序、有条不紊。同学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的逃生知识,更在实践中掌握了正确的逃生方式,有效提升了应对火灾的紧急疏散与自救能力。

课程始终强调安全防线不应止步于校园,更应构筑于每个家庭。为此,在老师们的悉心引导下,同学们将所学的安全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化身肩负重任的“家庭安全官”,为自己的家设计消防安全逃生图。活动中,同学们利用课堂理论,认真分析房屋结构,考量小区出口的位置与安全性。这一过程,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安全知识应用,更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日常起居环境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奇思妙想献良策,家校安全齐共创
无论是教室走廊的“不追逐、不打闹”,教学楼内的“禁止喧哗”,还是食堂就餐的卫生规范,都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点。为使这份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老师们鼓励大家为校园各处量身定制安全标语。同学们将日常观察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巧思的标语作品。从“西楼轻声慢步”的温馨提示,到“乘坐校车文明礼貌”的倡导,同学们用生动的图画和醒目的文字,将安全规范变得直观而亲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创造与实践能力,更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安全意识的内化。

随后的课程中,老师还围绕“场景模拟演练”,通过实物展示与情景假设,详细讲解了应急包内每件物品的用途。实践环节中,大家积极参照了物品清单,量身定制了应急包。整个过程在交流与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大家的安全知识,提高了应变能力。

安全月课程结束后,四年级的同学们在自评手册上回顾反思了所学的消防、急救等安全知识,这趟学习旅程让同学们认识到,安全不仅是校园内的规章要求,更是关乎自身与家庭的终身能力。手册上的点滴反思,标志着同学们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担当”的转变,将安全意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态度,为未来的平安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
五年级的同学们通过近一个月的系统化学习,对“安全”一词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读懂自身情绪、守护个人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环境,再到主动为集体贡献力量,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安全知识技能,更完成了从“安全学习者”到“安全守护者”的成长跨越。

聚焦情绪安全,搭建心灵防护盾
课程首周以“心理安全”为核心,旨在帮助刚升入五年级的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新阶段的学习与生活。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入了“心理健康”话题,让同学们明白了情绪管理是个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大家共同开展了绘本阅读活动。鲜活的画面和温暖的故事,使得抽象的情绪变得可感可知,同学们也开始学会与情绪对话。

为进一步了解大家五年级的新生活体验,课堂上还开展了绘制“情绪天气图”的活动。老师提供了太阳、雨滴等代表不同情绪的天气符号,让同学们在方框中绘制符合自己五年级第一周感受的符号,并分享背后的故事。不少同学坦诚分享了自己的困惑、紧张和焦虑。针对这些真实的情绪表达,老师引导大家树立“直面情绪,不回避”的理念,并组织大家讨论情绪处理的方法,最终共同制作了“情绪急救包”。在“情绪急救包”中,同学们结合方法与经验,为不同情绪对症下药。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尝试多种方法后仍无法缓解情绪,一定要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强化身心安全,练就应急本领
紧接着,课程以安全实践的形式帮助大家提升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老师介绍了何为紧急情况,并梳理了常见紧急场景的应对原则。随后,大家了解了“应急包”的重要性,亲手绘制了属于自己的应急包。同学们相互交流补充,不仅明确了各类物品的用途,更建立起提前准备、有备无患的安全观念。

课程的“重头戏”当属消防演习与急救技能学习。在消防演习前,同学们学习了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并在随后进行了安全有序的疏散演练。大家在集体中合作互助,整个过程快速、规范,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在接下来的急救技能学习中,老师通过视频并结合实操示范,详细演示了不同部位的标准包扎方法。在紧张又欢乐的实践中,同学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在团队协作中体会到,“科学急救”意味着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拥有帮助他人的意愿与能力。

践行安全责任,成为安全守护者
本次安全月主题课程更希望引导同学们成为校园的“安全守护者”,将安全知识传递给更多人。课堂上,大家梳理了校园安全规则,并发挥创意,将规则可视化。围绕不同校园安全主题,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海报。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创造力,更成为校园安全宣传的鲜活教材,传递了校园安全理念。

本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五年级同学的安全宣讲活动。各班ASB作为代表,提前制定了详细计划,准备了安全知识 PPT、趣味问答题目等材料,走进一年级教室,ASB成员们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解校园安全的重点内容。在安全知识小问答环节,一年级的同学们更是积极举手回答,现场氛围热烈非凡。通过此次活动,五年级的同学们不仅深化了自身对安全知识的理解,更展现了小学高年级同学的责任与担当。

安全月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在自评手册上记录着自己变化;互评时,大家用真诚地话语为伙伴点赞。不仅如此,本次课程还特别注重家校共育,通过与家长共同分享安全月课程内容,邀请家长了解学生的转变,从而形成“学校引导、家庭配合、学生实践”的安全培养合力。这种家校联动的方式,让安全教育真正走出课堂,成为延伸到家庭、融入日常生活的常态化守护。
本次四、五年级安全主题课程以强化校园基本安全知识为基点,借助场景化演练等实践方式,不仅筑牢了同学们心中的安全防线,更将安全的种子播撒至班级与家庭,真正实现了安全教育的知行合一。从积极学习知识到主动践行理念,同学们不仅成为懂安全、懂防护的个体,更化身为校园安全的守护者,用知识与行动筑起一道坚实的校园防线。这份成长,既是安全技能的提升,更是责任意识与成长思维的显著进步。

(文:朱宇彤,曹婷 图:老师们,曹旻暄 审稿:陆路婷,吴晓冬,吴世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