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史地组:七年级古希腊艺术展

十一月 13,2025

穿越千年,探访希腊文明

漫步申城,邂逅古典风韵

提起古希腊文明,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是线条优美的大理石雕像,雄伟壮观的帕特农神庙,还是承载着英雄传说的陶罐?本学期,七年级的同学们在历史课上学习了古希腊文明,并化身为策展人、历史学家和艺术家,打造了跨越时空的“希腊艺术展”,将遥远的古希腊文明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本次课题项目是七年级历史课程的一次自主学习探索,旨在引导同学们超越知识点的记忆,通过项目式学习,自我探索、实践,深度理解古希腊为何能够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分层式任务设计,多角度探索文明

为了让H、S+和S的同学们获得各自的挑战与成长,老师们采用了分层式任务设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探究古希腊文明,根据项目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H班:希腊式建筑上海寻踪】

H班的学生通过拍摄上海街头的建筑,探索古希腊如何影响现代的建筑设计。他们的作品中捕捉到了希腊神庙建筑中常见的立柱、对称性、宏伟门墙等元素,并探索了它们是如何被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希腊人对秩序、和谐之美的追求在现代建筑中的回响,展现了希腊建筑风格经久不衰的魅力。这种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的奇妙连接让同学们看到,历史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今天。

【S+班:城邦文化深度解读】

S+班的学生聚焦于古希腊人的生活核心——“城邦”。同学们需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古希腊城邦文化,选择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深入研究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与文化特点,并绘制城邦地图或者制作城邦模型,再现城邦时代的昔日辉煌。这不仅是对城邦布局的复原,更是对这一独特文明形态的全方位解读。

【S班:艺术、军事器物制作】

S班的学生作品同样精彩,他们巧手制作的希腊陶罐或者在平面上绘制的陶罐图案,不仅有希腊波斯战争、亚历山大征服等重要事件的记录,也有希腊人日常生活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场景。同学们还用纸板、粘土或者3D打印制作了希腊重装步兵的盔甲、长矛、投石机等武器。从具体而微的器物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他们护卫城邦的荣耀和对众神的信仰。


观展寻宝 采撷众长

希腊艺术展布置好后,老师们还组织了观展寻宝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参观展览的同时,根据所给的线索去寻找相应的展品。

同学们手持“寻宝任务单”,穿梭于各展区之间。他们仔细观察陶罐上绘制的纹样,辨认作品中出现的历史、神话人物,讨论城邦地图、模型的布局,分析神庙、剧场等建筑的特点,并在任务单上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与思考。观展过程中,同学们惊叹科林斯式立柱繁复精美的花纹,试射投石器,佩戴面具感受戏剧人物的悲喜,寻找和文学有关的手工作品……这种沉浸式的“寻宝”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更引导他们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主动的观察学习者,于众多优秀作品中博采众长,深化对希腊文明的理解。

作为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H班的同学们还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身处的城市,在上海寻找希腊式建筑的踪影。当你漫步在上海街头,不经意间发现希腊风格建筑,心中或许会涌上意外的惊喜。跨越千年万里的时空,古希腊与上海用同一种建筑语言书写下古典之美。

展览仍在继续!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前往西楼C栋三楼参观“希腊艺术展”,欣赏七年级同学们用巧手和创意,搭建起的连接古今中外的文明之桥。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在上海发现的希腊古典风韵!







(文:刘琛,Jacob Newman

图:徐菁,7年级历史老师们

审稿:李寓诺,Sterling Endersby,吴世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