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事件 / 正文

“上海方案”与“上中答卷” — 上海中学师生在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进行专题发言

七月 19,2021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是在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举办的全球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于2021年7月11-18日在中国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校园举行。上海中学与上海中学国际部有幸受大会组委会邀请参加此次会议,冯志刚校长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安排国际部高中校长马峰推进该项目的具体落实,并动员师生积极参会。

7月15日下午, “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主题活动”如期举行,来自上海中学的2位教师(马峰,郭子瑜)和6名学生(本部金睿琦、童溯,国际部Alex Jiang,Minhan Zhou, Alyna Tang, Leo Lu)同台讲述新冠疫情为“数学教与学”带来的变革和创新。

2020年上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上海市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开启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上海中学师生在报告中首先重点介绍了上海市教委和教研室短时间内迅速组织优秀教师力量进行教学课程录制,并借助上海微校、空中课堂等网络平台,确保了疫情期间全市中小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高效应对了疫情期间的数学教学,交出了一份令师生满意的“上海方案”。

疫情期间,上海中学采取了“集体备课、教师录课”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每节课在数学备课组的精心准备下提前录制完成,再统一发给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老师们也采取了形式丰富的授课方法。数学组教研组长王永庆老师在接受本项目的采访时说,“我所在的备课组集体备课、合理分工,有的寻找数学建模资料,有的查阅数学文化内容,有的设计、制作录课课件,有的准备课后作业、探究问题。准备完毕后,按照学校统一部署,进行高质量的录课活动。”

上海中学国际部率先推出“混合式学习”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相结合,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相结合,不仅突破了大规模在线教学的痛点和难点,更表现出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以能力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最适合自己,让学生学会选择。学生可以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增强自学、信息收集、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等。” 国际部的徐白葶老师在接受本项目的采访时如是说。

来自上海中学本部和国际部的6名学生均以调研结果科学陈述线上课堂数学教育的学生反馈。“我们对3位同学进行了对疫情期间学习情况的深度访谈,发现疫情反而加大了同学们数学学习的线上活跃度和自主性。其中一人在疫情期间完成了三个数学研究项目,隔离期给了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数学研究;第二位受访者是学校建模社团团长,疫情期间他和团队成员挑战了更高难度的高等数学学习;第三位同学是一名数学迷,他成功利用在线资源自学了线性代数和微积分。”上海中学国际部Alyna、Leo两位同学的现场分享,让观众对上海高中生疫情期数学学习面貌有了全新认识。

在疫情“大考”面前,上海中学师生交出了精彩的上中“答卷”。

本次汇报是全英文线下汇报,同时吸引了线上很多外国数学教育者的兴趣,他们克服时差因素,认真在线上观看,有的还在会议留言板上留言,如:“把上海市和上海中学应对疫情的线上数学教学解释得非常清楚,感谢你们!”,“这个场次能够同时听到学生的观点真是太棒了!” 留言的系统发送时间显示当地时间为凌晨两点到四点半。还有热心的外国数学教育者在听完全部报告后的互动环节对演讲者进行了提问,提问的内容包括“你们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覆盖了大纲的全部内容,这是怎么做到的?”,“学习奥数的同学是如何在疫情期间兼顾奥数的学习和学校课程的?” 在得到马峰老师和童溯同学的分别回答后,他们非常满意,惊叹于上海的数学教育应对疫情的速度和质量,纷纷留言点赞。马峰老师还在7月13日下午举行的ICME-14专题研究组会议中就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路径进行了口头全英文汇报,阐述了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实践经验,与来自全世界的数学教育研究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回答了现场和线上的提问。

本项目的圆满完成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疫情期间上中的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在准备发言材料期间,很多教职员工在拍摄、剪辑、翻译、数据收集、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支持,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市、区数学教研室、奉贤明德外国语学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在内的很多友好单位和师生给予此项目数据收集方面大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文:国际部高中事务中心 图:国际部高中事务中心(综合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稿件整理) 审稿:校务办)